天幕下面万界各朝的百姓们倒是莫名其妙,显然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后世人说的可惜是什么。
而那些贵族或者帝王们却心有所感。
大秦后面的王朝稍稍一想也就明白了这后世人说的那句可惜是什么意思,要他们说也的确是可惜的。
当年楚霸王项羽的那一把火让秦朝以前的历史都付之一炬。
许多秦朝以前特别是大周时期的经典著作都在那一场火中被烧毁。
“项羽呀,真是个莽夫,活该会输给汉高祖刘邦!”
颇有文采的李世民提起这个就一脸的晦气,虽然他其实也挺看好项羽的那份霸气的,但是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李世民是真看不上。
就算再恨大秦王室也不能攻入咸阳后就一把火把那样雄伟壮丽的秦国皇宫给烧毁吧,并且还不管不顾。
那里面可不只有大秦王室书籍的记载,还有这上古因伤至前面春秋战国以来所有记载的文字典籍,结果就硬生生的消失在了一把火中。
从大局观来讲项羽这一点就输给了当年的汉高祖刘邦。
虽然可能刘邦抢救书籍的时候也是经过谋圣张良的提醒,但至少人家听劝。
而不像项羽那样一身的莽夫力气偏偏还刚愎自用,被情绪所左右。
一个能被情绪左右的掌权者最后一定会是失败的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为君者要的就是足够的冷静,最忌讳被情绪掌控。
而在这一点上汉高祖刘邦当年所做的事情就远不是项羽能比的。
毕竟刘邦狠起来那可是连家人都可以不顾的。
……
“可惜呀可惜,当年百家争鸣的那些典籍实属是没有留下来多少!”
哪怕是李白也忍不住叹息,这个时候他也和后世人有了一种共鸣。
这些典籍可都是人类的瑰宝,却偏偏又多灾多难。
李白都不敢想象要是那些典籍能流传下来该多好。
……
听到后世人的这句感叹嬴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后世人所说的这些他的宫殿里面都收藏着,可是后世人为什么要如此的感叹呢。
感觉是有一种遗憾的样子……
难不成这些著作在后世都没有了吗?
可这些典籍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没有,嬴政不想承认那个可能的,可是又只有那种可能。
想到这里嬴政浑身散发出压抑的气息。
【选不同的乐歌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鹿鸣》一篇中的“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可借来作为迎宾之词。
《四牧》有“王事靡盈,不遑启处”等,可用来赞扬宾客的勤劳。
雅乐中还有苍劲有力的鼓按大小排列成组的编钟,建鼓。
据说能沟通天地神灵,因此在乐队中声震四方。
编钟悬挂在巨大的钟架上,由青铜铸成,自带其他乐器所不及的磅礴气势。
“八音之中,金石为先”,比钟声更清亮的乐音来自魔光的石罄。】
【编罄通常与编钟合作,使金石之声相应和,如果说礼仪体现一种等级性那么乐则体现了一种和谐状态。
“和”就是让彼此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互为礼让和包容,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谐。
这是周人重要的社会理念和文化准则,也深深的刻入了中国人的内心。
今天,“和”依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钟和罄齐奏,列鼎,列晷成排,彰显着世家大族钟鸣鼎食的气象。
在音乐的助兴下,宾主间继续依次敬酒。】
【对于酒,周人有着复杂的情感。
酒是他们向往的饮品,但饮酒过度会导致失控。
周人总结的殷商败亡的教训,沉迷于酒只是其中一条,因此周王朝规定只有祭祀宴会和敬献长老,君长时才能喝酒。
为了掌握好分寸,饮酒时还专门设立一位监督饮酒的临时官员,被称为“司正”。
再酣畅飞扬的宴会也得接受礼的约束。】
“殷商?莫不是因为商纣王好酒?”
杨坚看到这个问题若有所思,想来也是如此吧。
当年殷商的毁灭原因就有商纣王好酒这一条,不过在杨坚看来这多少是有些不切实际的。
一个国家因为好久这一条而毁灭这个原因不会让人服众。
作为一个帝王,还是一个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王,杨坚又岂会不知会有这条理由的原因。
……
看到这里朱安不知道万界的众人是怎么想的,反正他的脸上多少有些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殷商灭亡后后来的周朝给这个国家定义的几条罪状分别是:一,平民和奴隶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二,商纣王时期,商朝频繁对外用兵。
三,商纣王独断专横,不听谏言,生活奢侈。
四,饮酒之风盛行,导致军队的战斗力被削弱这四条主要的原因。
而其中就有饮酒这一条,但朱安觉得饮酒这一条罪状多少是有点儿扯淡。
酒的主要原材料是什么,是粮食,现代的酒主要原材料是高粱,小麦,玉米这些粮食。
而在商朝那个时代学过历史的都知道这些东西在那个时期虽然有,但产量极小。
更不要说玉米这个东西在那个时期都没有了。
商朝人的主食是黍和粟,也就是现在的大黄米和小米。
而且那个时期的食物都比较单一,就算是王公贵族也只能吃到这一些,更何况是百姓们。
他们会拿这种东西来酿酒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会用这种东西来酿酒那也只能是少数的,也只能是那个时期的当权者才会有的东西。
而且朱安不相信在那个时期酿酒的技术会有多好。
那么这一个条件就和饮酒之风盛行相悖论了。
在朱安看来倒像是后面的周王朝为了抹黑殷商而加上去的。
甚至其余的几条在如今的他们看来也经不起推敲,要说这里面没有政治家之间那极其肮脏的心思都没有人相信。
【从8岁开始礼让之教,到70岁辞官告老。
对于周人,礼乐教化不是一时而是一世,它贯穿了个人的一生,也体现在群体生活的交往中。
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润物无声的文明教化征服了那些生命本能的欲望,而代之以敬畏,同情,谦让等人文品行。
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符合理论规范的品行被统称为“德”。】
【在周人的世界里“德”字誉为美好高尚的品性,也是统御礼乐的灵魂。
生命的最后一程,周人也以礼相送。】